小学儿童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来源:本站 作者: 点击数:20188 发布时间:2013-05-05

小学儿童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不注意听讲

(一)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二)孩子是在什么时期出现的不注意听讲?

二、粗心马虎

(一)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的其他方面凡是孩子不感兴趣的活动都表现出一定的粗心马虎。

(二)在各个学科上或者某些学科上出现粗心马虎现象。

三.不完成作业

(一)孩子经常不写作业,但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游以上。

(二)孩子不交作业,成绩也不好,基本排在班级末尾的。


四、撒谎


(一)孩子从多大开始撒谎


一、不注意听讲

香港教育主管部门对在校小学生调查后发现,有9成的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

(一)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1.连看电视都无法集中注意力——一般属于注意多动缺陷性障碍,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此病与脑损伤有关,父亲酗酒,母亲在妊娠期间吸烟、酗酒、用药不当、受到辐射、营养不良、外商、疾病、情绪异常等,产前、产时、产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轻微脑损伤:如难产、早产窒息、颅内出血或宫内发育不良;生后有脑外伤、高热惊厥、脑炎、脑膜炎、癫痫、一氧化碳中毒等。如果孩子属于这种类型,那么,首先应该是药物治疗,其次是 饮食治疗,再次才是行为治疗和心理疏导。药物治疗那是医生的事,饮食治疗,主要是限制儿童对糖类和高蛋白类食品的摄入,以及西红柿、苹果、橘子、人工调味品等含甲醛、水扬酸类食品的摄入。行为治疗要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果是能量过剩、一刻都闲不下来的孩子应采取以动制动的办法,比如让孩子参加学校的足球队、棒球队、田径队等,老师可指导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游泳班、羽毛球班、乒乓球班等。如果是身体不大动、而心神不合出现注意涣散的孩子应采取以静制动的办法,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习绘画和乐器。因为多动症儿童在交往中往往容易遭到同伴拒绝,缺乏归属感,所以,心理疏导也非常重要,对于多动症儿童,箱庭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2.除了看电视和看卡通书能集中注意力外,其他活动很难集中注意力——这种孩子不属于多动症,但因为看电视过多,破坏了孩子的学习特质,使得孩子无意注意过剩,而有意注意的能力不足。上课听讲是一个有意注意的过程,需要自觉的控制,而看电视长大的孩子因为自控力、意志力和自觉性不足,无法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针对这种孩子,可以建议家长强行从电视机前、电脑前带走孩子,多陪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是小朋友间的互动游戏。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孩子习惯了电视以外的活动,其学习特质会得到慢慢恢复。

3.只在学习上比如上课、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

第一种情况,这个孩子可能语言智商比较低而操作智商比较高,他不适合课堂学习,他可能在手工操作、运动方面有特长。对于这种孩子,教师应根据优势发展的教育原则,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特长,让孩子走特长的道路。

第二种情况,这个孩子可能智商没问题,但心理成熟度比较低,玩心比较重,他还没有意识到学习是怎么回事呢。对于这种孩子,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满足孩子对玩耍的需要,等待孩子心理成熟。

第三种情况,这个孩子可能受到了过早过度的早期教育,结果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和厌倦心理。针对这种孩子,家长和教师应放弃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并满足孩子在兴趣方面的发展,再逐渐将孩子的兴趣往学习上引导。

4.只在某些科目上不注意听讲。这可能是孩子不喜欢某些科目老师,也可能孩子在这些科目上的确没有兴趣。对于不喜欢某些科目老师的孩子,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为老师学的,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另一方面要通过家长对孩子进行亲师教育,唤起孩子对老师的崇敬之心、热爱之情。而老师呢,要善于反思自己,这种孩子更需要老师的温柔而不是呵斥。对于缺乏科目兴趣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孩子对这些科目感兴趣,但往往比较难,只要孩子能用优势学科弥补薄弱学科,就可以不去管他。

(二)孩子是在什么时期出现的不注意听讲?

1.从小就不注意听讲。这种孩子的常见表现是,别人跟他说话,他很少能够安静地倾听,对视不足,眼神发飘,不是瞅瞅这儿就是瞅瞅那儿,不是动动这个就是动动那个。即使家很脏发出严重的警告,甚至连带惩罚,孩子都很难安静下来。这种孩子就是我们上面说的第一种情况,属于多动性注意障碍。

2.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到三年级了还是不注意听讲。

这种孩子的不注意听讲问题,我们需要借鉴他的学习成绩来评估。

第一种情况,学习成绩一直处在中游以上。

(1)孩子早就会了,没耐烦听了。

有的孩子早期教育很好;有的孩子家长文化水平高,能辅导孩子功课;有的孩子参加了各种课外补习班,提前预习,早就掌握了有关知识;有的孩子非常聪慧,听几耳朵就成了……这样,他们上课就可能不注意听讲了。鉴别的办法是老师讲点新鲜的、孩子没有听说过的知识试试,如果发现他这时候支起耳朵听了,那就可以判断:这不是个不注意听讲的孩子,只不过老师的讲课他“吃不饱”而已。老师若批评这种孩子不爱学习,那是大错特错,正相反,他们反而是爱学习的人,他们喜欢学习新东西,简单重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受罪。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老师往往片面强调,即使你已经会了,再听一遍也没有什么不好,还说一些要尊重老师劳动之类的知识,这是非常残酷非常不人道的要求。我们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也会反抗的,何况孩子?而且这明显的是缺乏效率观念,浪费孩子生命。孩子固然要尊重老师,老师也要尊重孩子,否则就谈不到因材施教了。如果你的学生属于这种情况,我建议老师适当给孩子一些自由,使他课上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看课外书,或者学习更深的东西,只要他不影响别人,只要他能保持优良的成绩就行。

当然,这种孩子,倘若你给他自由,他的成绩可能会立刻下来了。遇到这种情况,绝不要轻率地认定:“可见不能给你自由!”不能因噎废食。应对这种孩子积极引导,真正让实践说话。

(2)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

有一些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当成家庭大事来抓,当成自己的大事来抓,家长或者给孩子亲自授课,或者请家庭教师,或者让孩子参加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对学校老师讲的内容再进行更系统更深入地讲解一遍,孩子感觉老师没有家长、家教、辅导老师讲得更清楚,于是上课就不注意听了,反正课后有“助教”,“助教”比“教授”更敬业。这种孩子,我们老师可能很高兴他们家长的做法,因为家长这样做其实是帮了我们老师的大忙,可这样下去培养了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讲的坏习惯是小事,使孩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那就不是闹着玩儿的了。针对这种孩子,教师首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真正从孩子的长远利益出发,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要建议家长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要抓大放小,不要事必躬亲,任劳任怨,最终培养一个高分低能的废人。

(3) 擅长视觉学习和自学的孩子。这种孩子喜欢读书研究,而不喜欢听讲。他们可能是视觉学习者,耳朵不灵眼睛灵,同样的内容,听人讲一遍远不如自己看一遍。看书和听讲感觉是不同的,看书可以一遍又一遍地从容揣摩,听讲则往往只有一次机会,跟不上老师的语速,听讲效果就很差。有一些脑子转得不快但是理解能力很强的孩子,就适合自己看书自学,老师适时加以指导,这样效果反而更好。这种类型的孩子,老师可以允许孩子上课可以不听讲,自己看书,但是不能扰乱别人,看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

(4)他不是不注意听讲,而是在用他自己的姿态和习惯注意听讲或者比较注意听讲,因为其姿态与其他同学差别较大,很不“标准”,被老师误解了。

他们有的人一边听一边动,有的人四处张望,有的人始终低着头,有的人眼睛很少看黑板,有的人手老不闲着。你认为他根本没听,其实他听见了。不信你叫他回答问题,他能答上来,考试成绩也不错。这种事情,小孩子比大孩子多。

这种学习,如果我们批评他不注意听讲,就冤枉他了。一般孩子都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他其实搞不清自己是否在注意听讲,小孩子尤其如此。现在老师给他下了“不注意听讲”的结论,家长也跟着老师这么说,他会很迷惑,或者有点不服气,但是老师、家长总是这样说,时间一长,他就真的认同老师、家长的结论了,他开始认定自己是一个不注意听讲的人,于是就可能真的变成一个不注意听讲的人了。老师、家长的主观判断可以把一个本来还算注意听讲的孩子造就成一个不注意听讲者,这大概是老师、家长万万没有想到的吧?不尊重科学,不研究实际情况,结果就会如此。

这种学习既然不可以批评,是不是就不必管他们了呢?不是。可以帮助他们分析一下自己的听讲姿态,在理解和肯定的同时,劝他们作一些小的调整。比如他总是低着头,我们可以告诉他:“你若是经常抬头看看,成绩可能会更好的。”“老师很喜欢你安静地听老师讲课”

上面我们说的是那些不注意听讲但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我们把他们又细分为四种,分析了他们不注意听讲的原因,提出了对策。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些不注意听讲成绩又很差的孩子,看看他们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种情况,孩子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差。

(1)生理因素

①身体能量过剩,身体协调性好。这种孩子可能就是运动方面的天才,老师可以建议孩子走体育这条道。

②饮食不合理,睡眠不足。

人脑的活动在体温低时会变得较迟钝,在体温适度升高时会较为活跃。孩子如果早餐吃不好,脑部的主要能源血糖供应不足,孩子就会缺乏活力和注意力,另外,过多糖的摄入、食品添加剂的影响,要么使孩子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要么导致儿童多动不安,妨碍注意力集中。

孩子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一种单调的活动,就会引起疲劳。所以,睡眠不足会使孩子没有办法继续专注于学习。

③遗传、先天因素导致大脑平衡功能发展不足

由于母亲怀孕的时候营养不良(缺钙、贫血)、情绪紧张、被迫保胎、活动量不够、胎位不正使胎儿与磁场的引力相悖而失去平衡等,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大脑前庭平衡功能的发展,使孩子表现得好动不安、跑步爱摔跟头、不会走平衡木、不能盯住目标看。比如,有的孩子做旋转运动时不觉得晕,这是前庭平衡功能对外界信息不灵敏的缘故;而有的孩子特别怕晕,这便是前庭平衡功能过分敏感的缘故了。这种过分敏感使得外界信息特别容易进入大脑,所以这部分孩子特别容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注意力很难集中。另外,孩子出生的方式如果是剖腹产、难产、早产等,也容易导致他们长大后注意力不集中。

(2)心理因素

①对学习没有信心。

虽然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比较聪明,但在一个班级中,总有第一名也总有倒数第一名。从一开始就处于班级后面的孩子,在学习上体验到的一直是失败,几乎就没有享受过成功的快乐,他们因此放弃了学习,他们根本就认定,认真听讲也没有用处,反正考不好。任何一个人做没有奔头的事情,注意力都是不会集中的,这种孩子的漫不经心、玩世不恭(尤其是中孩子)、满不在乎,正是他们心中没有希望的表现。对他们大讲学习的重要性,等于雪上加霜,因为他们正是由于既知道学习重要又知道自己反正学不好才如此沮丧的。对这种孩子进行惩罚效果也很差。为了躲开惩罚,他们会敷衍家长一阵,但是不会有根本改观,因为他们的心是冷的。

所以,治疗这种孩子,最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自信训练。不要批评他们——死猪不怕开水烫。要仔细寻找他们哪一科、哪一个地方学得稍好,加以鼓励和表扬。也就是说,对待这种孩子,千万不可“哪壶不开提哪壶”,而是正相反,“哪壶开了提哪壶”。据我的经验,这样做即使孩子成绩没有多大起色,起码他们的情况会逐渐好转。

②习得性无助。孩子一有所谓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家长、老师马上给孩子指出来:“你又想什么呢?” “你能不能注意听讲啊?”“你怎么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三分钟的热度啊?”……等等。这些消极的评价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起了负性强化强化的作用,孩子会以为自己天生就是这样的孩子,他也没有办法。

其实,低年级孩子,大脑发育还不成熟,思维定势也不明显,受到无关刺激的影响比较大,容易分心。可是,我们因为不了解孩子发展的规律,结果过分强调了孩子错误的严重性,当然我们的目的是想引起孩子注意,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行为,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解决孩子的注意力集中问题,而且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等心理,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这种孩子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积极强化孩子注意听讲的行为,对孩子开小差的行为学会忽视,渐渐地孩子会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③对学习缺乏兴趣和明确的目标。

成人要求孩子所做的事过难则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过易则不能吸引孩子,这都不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只有当新内容与孩子的经验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差异时,才最容易引起和维持孩子的注意。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做起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往往注意力格外集中,当然也就不容易出现失误;但孩子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往往容易分散注意力,类似粗心的问题自然也就难免了。孩子的注意力长短除了与兴趣有关外,还与活动的目的有关,当孩子明确了活动的目的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会明显的长一些。但如果活动前孩子对活动的目标不够明确,孩子是很难长时间地做某件事。比如你让孩子读书,可你没有给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读多长时间,读到什么程度,结果孩子很可能随便翻看两分钟就把书扔一边了。这实在怪不得孩子。

④意志力薄弱、习惯性懒惰。


评论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点击查看全部留言)
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本站部分图片及文章,来自作者惠寄与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 如果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投稿,投稿请先登录.